選自Ven.Bhikkhu Vūpasama隨佛比丘著《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》© 2010部份內容
1.佛陀生平略說
佛教的啟教者是釋迦牟尼(Śākyamuni),「釋迦」是出身部族的名稱,有「能」、「勇」的意思,「牟尼」是聖人之意,而釋迦牟尼意為「釋迦族的聖人」,又被後世尊稱為佛陀(Buddha),意指「已經覺悟的人」。佛陀原名為悉達多(巴利文:Siddhattha,梵文:Siddhartha),意思是「吉財」、「吉祥」、「一切功德成就」,又被稱為悉達多·瞿曇(巴利文:Siddhattha Gotama)。傳統上認為「瞿曇」或「喬達摩」(Gautama)是釋迦牟尼的氏族名稱,即釋迦族祖先的姓氏,但這應不是他的氏族姓氏,而是依照當時印度貴族的習慣,將《梨俱吠陀》讚歌作者的太古仙人Gotama(仙人子孫稱為Gautama),尊為氏族血統的傳承,所以釋迦才是族性,悉達多是真正的名字。
(1)出生與家族
悉達多為古印度釋迦族人,出生於喜馬拉雅山麓的迦毘羅衛城(Kapilavastū),父親為淨飯王,自稱是仙人的後裔(Gautama日種),為印度剎帝利(武士)階級,母親為摩耶夫人,在出生七日後母親即過世,由姨母瞿曇彌 Gautamī(後出家為大愛道Mahāprajāpati,音譯摩訶波闍波提)撫養成人。他從八歲開始,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,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,從小過著優渥舒適的生活。先後娶了三個妃子為妻,第一是善覺王之女,即他的表妹耶輸陀羅妃,第二是摩奴陀羅妃,第三是瞿多彌妃,當中以耶輸陀羅為正妃,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。
(2)大出離
29歲時的悉達多,面對在當時印度部族交相爭戰的環境下,釋迦族受到強勢部族逼迫的困境,思及人生不免於老、病、死的結局,深深感到生命的無奈與苦痛,進而尋覓出離之道。當兒子出生時,即取名為羅睺羅(意為障礙),意為障礙其離家尋覓出苦之道。不久之後,悉達多即於夜晚乘馬離家,開始遍訪各地名師的尋道生涯,此為悉達多一生的轉捩點。
(3)覓道及苦行
當時印度流傳的信仰與學說,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婆羅門教,以及印度本土的奧義書思想、沙門文化。婆羅門教為一神信仰,主張一切為梵神的生化,唯有神才能救贖,但救贖的對象只限於雅利安血統,並不包括印度本地土著,是一種狹隘的種族宗教。奧義書思潮下的苦行沙門,並不相信吠陀、梵書中記載的神祗及升天信仰,而認為過去所做所為(稱為業),會決定今世的好壞,這是一種「宿業決定論」,並且主張任何生命都有「永恆不變的神我」,會依「宿業」而輪迴轉世。苦行沙門的修行重於流浪、獨居,以苦行來「消除宿業」,遠離男女、守持梵行,以守戒、冥想來進入禪定,並觀想神我與宇宙(大梵)合而為一,達到「梵我一如」的永恒境界,此即苦行沙門追尋的解脫。悉達多最先以苦行沙門作為學習對象,為了習得精深的禪定,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羅邏迦藍(意為自生,巴Āḷāra-kālāma)沙門學習「無所有處定」,再向優陀羅羅摩子(意為雄傑,巴Uddaka-rāma-putta)沙門學習「非想非非想處定」,這兩位是當時正統婆羅門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義者。悉達多不僅認真的修習禪定,傳說甚至一天只食一顆麻麥,努力的尋求「梵性獨存、永恆的解脫境界」。
(4)中道及正覺
35歲時,悉達多在苦行的修習中,已經歷了六年,發現苦行無法達到真正的解脫,開始對苦行產生懷疑。當時因為聽到路過之調琴師的調琴要訣,謂「琴弦太鬆音不成調,琴弦太緊音不優美,不緊、太鬆則音聲優美」。悉達多於此有所領悟,即捨棄無益的苦行,改以「不放逸安樂、不無益自苦的中道」作為修行的準則,並且不再堅守「神我」的信仰,另外採取探尋「老病死苦如何生起」[1]的方法,因而開啟了通向正覺的大門。悉達多在畢缽羅樹(後稱菩提樹)下,經四十九日的禪定與觀察,洞見了生死輪迴之真相的「十二因緣法」而成就正覺,並且依「十二因緣法」,發現了「滅苦之八正道」,確立了「四聖諦」為正覺的次第[2]。依此,悉達多以「緣生、緣滅」之正覺[3],攝導離貪之正見等「八正道」的修證[4],達到了貪愛、瞋恚、愚癡的斷盡,完成生死的解脫,不受後有。至此,悉達多依次的完成正覺、離貪及解脫,圓滿四聖諦之三轉、十二行,自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[5](無上等正覺)。因為此時的悉達多已經徹底的覺悟、解脫,所以自稱為Buddha佛陀(意為已經覺悟的人)。
(5)轉法輪
佛陀正覺、離貪、解脫證菩提之後,因為年紀尚輕,不易得到一般大眾的信任,所以到鹿野苑,先為未正覺時的五位跟隨者,即憍陳如Ājñāta-kauṇḍinya等五人宣說「四聖諦」,此稱之為「初轉法輪」。緊接著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,以及其親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,而成為六十位比丘的僧團。往後在六年間,陸續度化了著名的有舍利弗、摩訶目犍連、大迦葉。 佛陀住世說法共四十五年,為了宣揚正覺、解脫的教法,走遍了恆河兩岸,以憍薩羅國(Kosāla)、摩揭陀國(Magadha)和毗舍離國(Vaiśālī)為主要的宣法中心,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法約25年。佛陀一生度化了許多弟子,其中傑出的弟子[6]有舍利弗(智慧第一)、目犍連(神通第一)、富樓那(說法第一)、大迦葉(頭陀第一)、阿難陀(多聞第一)、優婆離(持律第一)、迦旃延(議論第一)、阿尼律陀(天眼第一)等。
(6)入滅
佛陀80歲時,在毗舍離城患重病,當年雨季過後,偕弟子向西北行,打算為一生行化過的地方,做最後的開示及尋禮。佛陀在路途中,食用了銅匠純陀(Cunda)供養的「栴檀樹菌茸[7]」(Sukara-maddava)之後,似乎是因為食物不潔或中毒,忽然得了嚴重的血痢(可能是現代的赤痢dysentery),腹瀉劇痛幾乎瀕臨於死,但 佛陀攝持於心,忍受無有怨言。此後, 佛陀勉強走到拘尸那羅(Kusināra,末羅國之一邑)附近的樹林,已無法再支撐,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之間鋪下臥具,佛陀頭部朝北躺下,向右側偃臥,告知弟子們即將入涅槃。此時,阿難守候在佛陀身邊,聆聽最後的教誨。當夜,傳說年紀已有百二十歲的婆羅門須跋陀羅(Subhadda)請佛開示,當晚須跋陀羅即見法、證道,成為佛陀的最後度化的弟子。根據南傳銅鍱部覺音論師著作之《善見律毘婆沙》『序品』的說法,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 平旦(凌晨)時,在拘尸那羅附近的娑羅雙樹間入滅。火化後的舍利(遺骨),由釋迦族相近血緣的東方八個氏族帶回建塔供養。據『長阿含遊行經』的記載,這八個氏族各為末羅族的波婆國、跋離族的遮羅頗國、拘利族的羅摩伽國、婆羅門族的毘留提國、釋種族的迦毘羅衛、離車族的毘舍離國、阿闍世王族的摩竭陀國、末羅族的拘尸那羅國。除了由八族興建的舍利塔以外,再加上主持分舍利的香姓Droṇa婆羅門建於戰主國[8]的瓶塔(供奉分佛舍利的瓶),以及畢缽羅Pipphalavana聚落的末利Moliya族人,建了供奉火化殘餘碳灰的炭塔,總共有十塔。
(7)結集法教
佛陀住世時諸大弟子中,輔助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、目犍連,兩位聖弟子被後世尊稱為雙賢弟子,但二大聖弟子在佛入滅前,即已入滅。佛入滅當時,僧團的大長老摩訶迦葉(Mahā-kāśyapa)為了見佛陀,正從瞻波國前往拘尸那羅,途中聞佛已入滅,而趕往拘尸那羅,並代表僧團為佛舉火荼毘。二個月後,大迦葉在摩竭陀國阿闍世王支持下,召集了五百名阿羅漢,在王舍城的七葉窟安居三個月,並共同結集出佛陀的教法,史稱「五百結集」,又稱為「第一次結集」。
「第一次結集」集成的教法,內容包括經說Sutta與律戒Vināya。原始結集的經說,是目前漢譯《雜阿含經》與南傳巴利《相應部》當中的『因緣相應』、『聖諦相應』、『食相應(南傳《相應部》編於『因緣相應』中)』、『界相應』、『陰(蘊)相應』、『六處相應』,還有『道品誦(南傳稱為『大聖道篇』)』當中四念處等諸相應教。據近代印順法師的研究,初始結集時律戒的內容,是包含(一)四波羅夷法pārājikā-dharma(pārājika-dhamma);(二)十三僧伽婆尸沙法saṃghāvaśeṣā-dharma(saṅghādisesā-dhamma);(三)逸提法pātayantikā-dharma(pācittiyā-dhamma):包含現今之1.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niḥsargikā-pātayantika-dharma (nissaggiya-pācittiyā-dhamma),即捨墮法;2.九十二逸提法pātayantikā-dharma(pācittiyā-dhamma),即單墮法;(四)四波羅提提舍尼法pratideśanīyā-dharma(pāṭidesaniyā-dhamma);(五)眾學法saṁbahulāḥ-śaikṣa-dharma(sekhiyā-dhamma)。此時關於欲事的二不定法aniyata-dharma(aniyata-dhamma) ,是作為律戒的補充條款,而七滅諍法adhikaraṇaśamathā-dharma (adhikaraṇasamathā-dhamma),則是附於布薩儀軌之末,兩者都尚未正式列入『戒經』當中。由於初始結集時的眾學法,還在發展當中,所以學處śikṣāpada的總數還未能確定共有多少。
(8)佛陀生平年代考證
釋迦牟尼佛陀之生卒年代的探究,根據出於公元前一世紀的《阿育王傳》(公元後290〜306年漢譯出)的記載,佛滅後百年華氏城有轉輪王號阿恕伽(Asoka阿育王)出世,而公元前一世紀世友論師著的《部執異論》(真諦譯),又說佛滅116年華氏城有王號阿輸迦。國際史學界考證印度『阿育王刻文』及周邊諸國史料,阿育王約在公元前271〜268年間即位。若據此推算佛滅的時代,約為公元前387〜384年,出生於公元前約466〜463年,正覺於公元前約432〜429年。
如根據出於公元後五世紀南傳佛教的《島史》來說,則以為阿育王出於佛滅後218年,據此推算則佛陀滅於公元前489〜486年,生於公元前568〜565年。然而,《島史》當中的王統,以及阿育王的年代,又多與印度王史的考證,以及公元前一世紀世友論師的《十八部論(另譯部執異論)》所說有所不合。
另根據公元後二、三世紀至五世紀初新興菩薩道的說法,認為龍樹時代(A.D.150〜250)是佛滅「七百年頃」,而鳩摩羅什的時代(A.D.350〜409),當時佛教界相信是佛滅後「千載」。據印度四世紀時『菩提伽耶碑記』的記錄推算,佛滅於公元前約546〜543年間,而這當中佛滅年代是根據菩薩教派的傳說而定。印度新興菩薩道的說法,約在公元後三世紀,隨著龍樹派的教說傳入錫蘭的無畏山派。公元後五、六世紀,無畏山派的學眾,在印度菩提伽耶佛塔附近建立僧院,而使得錫蘭上座部(Sthavirāḥ)的《島史》與『菩提伽耶碑記』,兩種不同的傳說及年代推算,揉雜一起的流傳於錫蘭佛教。因此,造成今日的南傳佛教與北傳菩薩道,雙方共同承認的佛紀年代,是以『菩提伽耶碑記』作為推算基準的公元前約544年(錫蘭、緬甸、中國)〜543年(泰國以佛滅次年起算)間。但是,此一佛紀年代的說法,比起將公元後五世紀的南傳《島史》與公元前三世紀的『阿育王刻文』聯結,所作出的佛滅年代推算A.D.489〜486(A.D.271〜268+218),多了約六十年(546-486=60)。
若以印度歷史的考證來說,『阿育王刻文』是推算印度歷史年代,最清礎與可信的根據和基準,對印度佛教與政治史獻來說,公元前一世紀的《阿育王傳》與世友的《十八部論》,是記錄 佛陀與阿育王時代,最為古老的佛教文獻,以此作為推算佛世的基準,應是比較可靠的說法。
有關純陀所供養的旃檀樹耳,有些西洋學者依巴利文《大般涅槃經》的記載,解釋為「豖肉」,但依《長阿含經》的內容翻譯來看,則當是菌類的一種。
「南渡殑伽河至摩訶娑羅邑……殑伽河北有那羅延天祠……那羅延天祠東行三十餘里有窣堵波,無憂王之所建也。……從此東南行百餘里,至一窣堵波,基已傾陷,餘高數丈。昔者如來寂滅之後,八國大王分舍利也!量舍利婆羅門蜜塗瓶內分授諸王,而婆羅門持瓶以歸,既得所粘舍利,遂建窣堵波,拜瓶置內因以名焉。後無憂王開取舍利瓶,改建大窣堵波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